掃一掃轉發到微信朋友圈
《金融言行》:感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總行持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響應,結合實際提出“城鄉聯動發展戰略”,為我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指明新方向。您是如何看待該戰略的?
張衛東:實施城鄉聯動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是工商銀行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的大戰略、大布局。貴州是全國脫貧人口最多的省份,實施鄉村振興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和政治擔當。
從服務大局看,實施城鄉聯動戰略服務鄉村振興是履行國有大行政治責任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作出“要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的重要指示,國發〔2022〕2號文中對貴州提出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的戰略定位,總行陳四清董事長在貴州分行調研時提出了“努力打造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的樣板分行”的殷切期望。工商銀行作為國有大行,助力貴州走好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這是履行政治責任的必然要求。
從自身經營看,實施城鄉聯動戰略服務鄉村振興,是培育增長新動能、打造樣板分行的內在需要??傂悬h委將城鄉聯動發展戰略作為今后一個時期重點戰略,發布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統一品牌——工銀“興農通”。當前,貴州分行正處于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階段,要保持第一梯隊,必須激活農村地區市場發展潛能,瞄準鄉村振興新藍海。
《金融言行》:通過您剛才的闡述我們了解到貴行深刻把握了實施城鄉聯動戰略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性,那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在實施城鄉聯動服務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張衛東:在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下,當前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高,“三農”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應看到,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無論是在覆蓋面還是在深度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具體到貴州,曾經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過去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現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樣艱巨。農村金融市場發展不均衡,部分地區農村金融需求仍難以滿足,供求配比失衡。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捷性與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對照習總書記視察貴州時提出的“要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的重要指示,對照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持續深入推進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以林下經濟為新的突破口推動鄉村振興,帶動鄉村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要求,農村金融服務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還有很多薄弱環節需要改進和完善。
而貴州這些農村金融的“短板”對應我們金融服務的“潛在增量”,這是對涉農金融機構的考驗和挑戰,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作為工商銀行在黔分支機構,我們堅守金融初心和主責主業,從貴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鄉村振興戰略的光榮使命,走出一條山區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新路,在發展中升級、在升級中發展,實現產業崛起和生態環境改善的共贏,助力貴州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具體在實施中重點把握好“四個關系”。
《金融言行》:剛才您提到,在實施城鄉聯動戰略服務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要厘清“四個關系”,具體指什么?
張衛東:一是“情”與“勢”的關系。就“情”來說,貴州分行始終以服務3856萬貴州人民為己任,全面支持鄉村振興,滿足貴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就“勢”來說,從2022年中央1號文件到國發〔2022〕2號文,從總行戰略導向到分行自身實際,都為服務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勢能。二是“?!迸c“機”的關系。在“?!狈矫?,貴州分行客戶結構頭重腳輕,巨額政府平臺類融資已成為分行當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在“機”方面,把戰略基點放在服務鄉村振興、擴大內需上,要抓住貴州47%的鄉村人口帶來的潛在機遇。三是“供”與“需”的關系?!肮笔菑捻攲釉O計思考對政府產品服務供給,把握好政策、規模、創新?!靶琛笔亲ズ靡恍幸徊?、一縣一策,打造不同產品線,實現農業、農戶、農產品對接。四是“穩”與“進”的關系?!胺€”,就是創新和風險控制的結合?!胺€”不是保守,而是思想解放的“穩”,是前中后臺方法思路的轉變?!斑M”,核心是客戶要拓展,業務創新要跟進,落后的業務、產品、區域要提升。要及時總結試點經驗,穩步擴大試點范圍,形成“貴州模式”。
《金融言行》:看來貴行在實施城鄉聯動戰略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上是經過扎實調研、充分醞釀的,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在具體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張衛東:我行在整體戰略落地和相關工作推進的過程中主要做了以下5個方面的工作:
聚焦頂層設計,統籌推動先行先試。貴州分行成立由我任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支持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等領域實施方案,在考核上調整普惠分值、拓戶計價,新增普惠貸款增量占比指標,與省農業農村廳等廳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截至2021年末,圍繞貴州十二大特色農業產業,涉農貸款余額1385億元,較年初增加215億元,呈現“四個優”的特點,即總量排名優(系統第四)、增量排名優(系統第五)、增速優于全行水平、質量優于全行平均。
提高縣域支行競爭力,著力加強陣地建設?;谫F州縣域經濟廣闊的空間及分行縣域支行發展落后同業的行情,貴州分行啟動實施縣域支行競爭力提升工程,出臺城區、縣域支行和網點競爭力提升評價方案,將支行班子成員、網點負責人納入省行干部管理體系,制定“一縣一業”金融支持方案。2021年,貴州分行縣域支行各項貸款1476億元,較年初增加239億元,同比增長19.36%,保持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
創新金融服務平臺,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在總行“興農通”品牌下,貴州分行在總行金融科技部、機構金融業務部等多部門的支持下,打造同業首創、系統內首家跨專業、多產品融合化的區域惠農服務平臺“工農e家”。該平臺優先考慮滿足農業農村和涉農合作單位自身的管理、經營、生產、服務等需求,在此基礎上再延展增加銀行金融服務?!肮まre家”依托于線上線下渠道和統一平臺,通過“平臺+場景”,創新共建“工農e家”線下服務站點,同時不斷延展與供銷社、煙草、農村文旅等優質涉農單位的合作。目前已搭建畢節威寧的“供銷社合作模式”、畢節黔西市化屋村“民宿+特產銷售+景區模式”、畢節金沙“農業大數據+數字金融+普惠金融模式”等。截至2022年2月末,“興農通?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工農e家”示范站點)已在貴州省9個市(州)、83個縣(區)、600余個鄉鎮落地并設立線下服務站點1.1萬個,服務近1900萬鄉鎮人口,占貴州省鄉鎮人口的53%,有效彌補了我行在鄉鎮網點不足的短板,在可比同業中搶先占領了鄉村振興優質鄉鎮市場。
打造試點樣板,做好以點帶面推廣。一是打造金融支持畢節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樣板。組建畢節普惠試驗區工作專班,制定關于支持畢節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并與畢節市政府簽署600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一平臺(普惠金融數字綜合服務平臺)、一中心(一站式普惠金融服務中心)、一產品體系(‘政府+擔保+保險+銀行+龍頭企業’模式)”建設。二是打造遵義鳳岡縣鄉村振興樣板。提出“1→15→88”的推進路線,依托鳳岡縣茶葉、肉牛產業優勢打造鳳岡樣板,在此基礎上選擇15個由省委省政府領導掛點的聯系縣開展合作,最終實現在全省88個縣全面推廣優化。目前,已與15個示范縣域簽署52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
推進線上線下協同,以做大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一是加快經營轉型。發揮經營快貸、網貸通、數字供應鏈三大線上產品以及銀政通、固定資產購建貸等線下專屬產品優勢,普惠業務實現歷史性跨越。2021年末,我行銀保監口徑普惠貸款突破百億元,實現貸款凈增42億元,同比增長73%;普惠貸款增速52%,遠超“增速超過30%”的監管要求,連續四個季度居同業第一。二是打造專屬產品。圍繞鄉村振興領域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創新推出“產業興農貸”,支持貴州“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該系列產品榮獲第五屆貴州省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創新金融產品評選活動一等獎。依托畢節金沙縣“智慧金沙”數據政務平臺,針對農戶推出全線上產品“工銀農e貸”,以金沙為試點并爭取在全省各縣、鄉鎮推廣復制。舉辦全國首場興農撮合地方活動,實現平臺拓戶700戶。
《金融言行》: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后續貴行在實施城鄉聯動戰略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方面的計劃?
張衛東:城鄉聯動發展戰略要抓好城市和鄉村兩個市場協同推進,落地總行12項“興農”專項行動,尤其作為示范分行,加快形成具有貴州工行特色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
具體目標:2022年確保涉農貸款余額、增量持續保持系統前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客戶滲透率不低于50%;確保實現“兩個高于”“兩個增長”1監管要求。
主要路徑有兩條。一方面發揮協同作用,不斷豐富鄉村服務。一是要加快“興農通”App試點推廣,以“工農e家”平臺為依托,加快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站點建設、運營和提效,豐富鄉村金融服務內容和形式,填補鄉村金融服務空白點。同時加大已建成站點規范化管理和投入產出考核。二是持續組織開展興農撮合、“服務千村?陪伴萬戶”、千鏈萬戶、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專項行動等系列“融資+融商+融智+融鏈”活動。另一方面,發揮區域先鋒作用,全力謀劃金融創新。一是聯動好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擔,持續推動“興農信貸直通車”活動落地效果。二是聚焦縣域首位產業謀劃好涉農產品和模式創新,建立“銀政擔企”多主體風險分擔機制,加快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貸”“產業興農貸”“貴農e貸”“煙農e貸”等產品覆蓋面,逐步實現信用體系建設向農村領域延伸。三是圍繞黃牛、蔬菜、茶葉等農業領域和優質農業項目,結合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流轉規律,積極拓展供應鏈融資業務。四是圍繞國發2號文件,探索推廣“光伏貸”,針對財政農機補貼政策開發產品支持山地農機推廣,圍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國家級和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特色產品精深加工及出口、文旅產業一體化發展、煤炭保供等尋找客源創新產品。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黔南熱線官方微信
微微黔南(微信號:qnz999)
黔南熱線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南熱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黔南熱線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黔南熱線"。
② 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其它報紙或網站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也不作商業行為。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黔南熱線",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