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轉發到微信朋友圈
4月15日,記者從州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目前我州已有290家一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實現醫療廢物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助力全州醫療廢物實現100%安全處置,有效消除了重大傳染病源傳播的風險隱患。
據了解,全州每年產生醫療廢物3200余噸,是重要的生態環境風險源。為提升醫廢規范化、信息化管理能力,守好生態環境安全底線,我州依托“貴州省固廢信息管理系統+醫廢條碼跟蹤管理系統”,實現對醫療廢物從生產到處置的全過程跟蹤監控管理。
在醫廢產生環節,專業收集人員到產廢科室收集、裝袋、打碼貼簽,標注醫廢產生科室、醫廢類型、重量、責任人等信息后送入暫存間;在暫存環節,通過安裝監控設備實現對醫療廢物出入庫的實時監控;在轉運環節,由處置企業上門掃碼交接后統一裝車運輸,并通過GPS定位實時掌握醫廢運輸軌跡;到達處置企業后,通過稱重復核確認交接,上傳數據至信息管理系統,監管部門督促企業對醫廢進行安全處置。由此實現對醫療廢物全過程安全管理,有效規避醫廢非法轉移,降低生態環境安全風險。
今年截至4月15日,全州醫療機構產生醫療廢物1027噸,100%得到安全收集、處置,對助力新冠疫情防控發揮了積極作用。州生態環境局表示,下一步,將穩步推進剩余337家一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醫療廢物信息化管理,持續提升醫廢信息化監管能力。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黔南熱線官方微信
微微黔南(微信號:qnz999)
黔南熱線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南熱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黔南熱線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黔南熱線"。
② 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其它報紙或網站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也不作商業行為。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黔南熱線",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